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招生就业 毕业生风采

毕业生风采

2022级保研推免生逐梦风采录(二)

山海自有归期,努力终有回响

刘立娟,女,湖南衡阳人,2022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,中共党员,大学期间平均绩点3.95。曾获评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,吉首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1次、二等奖1次等多项荣誉,还荣获了“三好学生”等17项荣誉,取得了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三等奖、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赛软件应用与开发类一等奖、蓝桥杯 Java 软件开发大学B组省二等奖、Python软件开发大学B组省二等奖,并考取了中级软件设计师证书,目前已保研至深圳大学人工智能专业。

以沉淀破迷茫,筑牢保研根基

作为吉首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生,刘立娟大一入学时对“保研”仅有模糊概念,且面临与同学的差距——部分同学已掌握多门编程语言、拥有丰富项目经验。但她未盲目“卷进度”,而是确立“打牢基础”的目标:每天晚上用两小时自学《数据结构》,在刷题网站逐行推导算法逻辑;周末泡在实验室调试C语言程序与Java代码,即便常与bug为伴,仍坚持积累。这种“慢节奏”的沉淀让她收获大一学年专业第一名的成绩,不仅驱散了初期的迷茫,更为后续的竞赛参与、科研探索埋下坚实伏笔。

从竞赛到科研,突破自我边界

刘立娟的能力成长集中体现在竞赛与科研两大领域。竞赛方面,大二时她首次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,负责前端界面开发,虽因缺乏大型项目经验未获名次,但真切体会到 “合作” 的意义,将失败转化为成长养分;大三时,她深入学习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知识,再次冲击该赛事并担任队长,统筹团队分工、主导核心算法设计,历经半个学期的赛题分析、模拟答辩,最终带领团队斩获全国二等奖。

(图为刘丽娟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证书)

科研方面,她从实验室项目的“模仿者”起步——最初仅参与下载模型,后逐步独立思考,尝试在YOLO模型中引入轻量化特征增强模块以提升小目标检测性能,常熬夜修改网络结构、观察实验数据,最终实现模型性能提升,不仅学会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方法,更打破对科研“高不可攀”的认知,培养出理性探究的思维。

(图为刘丽娟蓝桥杯大赛获奖证书)

以坚持克焦虑,锚定理想方向

进入推免阶段,刘立娟一度陷入焦虑:未提前参加夏令营,缺乏系统规划,还因未关注各校推免时间错过多次报名与复试信息,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。但她始终坚信“过去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”,凭借国家级竞赛奖项与优异绩点抓住机会——一边复盘过往经历,梳理科研逻辑、强化英文表达,一边针对目标学校反复准备面试。最终,她成功收到东北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、深圳大学三所高校的拟录取通知,并选择前往理想的深圳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深造。

(图为刘丽娟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奖证书)

同时,她也提炼出三点感悟:成长路径因人而异,需保持自身节奏、不盲目比较;科研与竞赛的价值在于提炼方法论、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,而非仅为“装饰简历”;对领域的热爱是克服困难的关键,即便深夜与 bug 周旋,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

刘立娟的保研历程,是一段从“迷茫”到“笃定”、从“参与者”到“引领者”的成长史。她没有依赖“突如其来的幸运”,而是以大一的基础沉淀为起点,以竞赛的失败与突破、科研的探索与收获为阶梯,在推免的焦虑中坚守初心,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。这段经历不仅印证了“坚持是唯一捷径”,更诠释了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”——正如她所认同的“代码可以改变世界,而热爱让我们改变自己”。